【我们想让你知道】
报税的季节又来啦!因内物价上涨与民众所得,政府将 110 年度(2021 年)每人基本生活费由前一年的 18.2 万元调整为 19.2 万元,为历年调幅最大,有利於家庭在今年 5 月申报综所税时节省税金。加上为因应逐渐高龄化的社会,若家中有需要扶养者,也能扣除一定额度的税务,以下说明今年的 3 大报税新制要点…
文 / Money 钱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物价攀升,薪资也冻涨,但依法纳税仍是人民应尽的义务。所幸政府陆续施行省税措施,民众若符合资格可以省下不少税金。
因应国内物价上涨与民众所得情况,政府将 110 年度(2021 年)的每人基本生活费由前一年的 18.2 万元调整为 19.2 万元,为历年调幅最大,有利於家庭在今年 5 月申报综所税时节省税金。
另外,《所得基本税额条例》经立法院修正通过後,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恢复个人未上市、未上柜且未登录兴柜股票(以下简称未上市柜股票)交易所得计入个人基本所得额,因此必须在今年申报时计算。至於近年新增的长照特别扣除额也有排富条款,民众在申报综所税时应多加注意新制的变动。以下说明这 3 大报税新制要点。
一、基本生活费,每人 19.2 万元
根据财政部主计总处所调查的国内家庭收支状况,换算後得出 110 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费为 19.2 万元,较 109 年度的 18.2 万元提高 1 万元,是历年调幅最大的一次。
建业法律事务所资深顾问、会计师林心潆指出,综合所得税是以「一申报户」为单位,而申报户并不代表要同户籍,未成年的孩子若没有跟父母同户籍,仍需要一起合并申报。假设一个申报户里有 6 人,包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两个孩子,即使户籍不同,此一申报户的基本生活费仍是 19.2 万元 ×6 人=115.2 万元。
林心潆提醒,基本生活费的计算方式,并不是直接从所得总额中减除,而是要先跟「免税额+扣除额」的合计数做比较,若基本生活费的金额高於「免税额+扣除额」的合计数,才可减除超过的部分。然而须注意,合计数中的扣除额不包含薪资特别扣除额。
假设上述的六口之家,采用标准扣除额+特别扣除额的方式申报,爸爸、妈妈皆有薪资所得,两个孩子都在念大专院校,且爷爷、奶奶未满 70 岁,免税额为 52.8 万元(8.8 万元 ×6 人),标准扣除额为 24 万元,薪资特别扣除额为 40 万元(20 万元 ×2 人),储蓄投资特别扣除额 8 万元,教育学费特别扣除额 5 万元(2.5 万元×2 人)。则基本生活费与合计数的差额是 115.2 万元-89.8 万元(52.8 万+24 万+8 万+5 万)=25.4 万元。
该申报户可自所得总额中减除的金额为:89.8 万元+薪资特别扣除额 40 万元+基本生活费差额 25.4 万元=155.2 万元。
二、未上市柜股票,交易所得恢复课徵
立法院在 2020 年底三读通过《所得基本税额条例》(俗称最低税负制)修正案,未上市柜股票交易所得不再免税,2022 年申报 110 年度所得税时,将计入最低税负制课税。
依《所得基本税额条例》规定,有以下所得者须计算基本所得额(注):①海外所得、②特定人寿、年金保险给付、③私募证券投资信托基金之受益凭证交易所得、④非现金捐赠、⑤采分开计税之股利所得、⑥未上市柜股票交易所得(但为鼓励新创企业及产业转型等,符合特定条件之新创企业的股票排除适用)。
110 年度的基本所得额免税额为 670 万元,若未超过 670 万元,即可不必申报最低税负制。若有超过 670 万元,则超过的部分须以 20% 税率计算税额(基本税额),并与原本个人所得税计算出的税额(一般所得税额)做比较。
如果一般所得税额高於或等於基本税额,则不必再缴纳基本税额,只要依原来的综所税规定缴税即可;如果一般所得税额低於基本税额,除依原来的综所税规定缴税外,应另就基本税额与一般所得税额之差额缴纳所得税。
三、申报长照特别扣除额,留意排富条款
为因应逐渐高龄化的社会,自 109 年度开始(2021 年报税适用),家里有需要长期照顾的身心失能者,无论是在家自行照顾,或是住在长照机构,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并提示证明文件,每人每年即可扣除 12 万元。
林心潆提醒纳税人,如同幼儿学前特别扣除额,长照特别扣除额也有排富条款,个人所得税率在 20% 以上、基本所得额合计超过 670 万元,以及股利所得采分开计税者,皆不适用。
注:基本所得额=综合所得净额+上述 6 项所得。须注意海外所得及特定保险给付亦有特定金额以下不须计入所得的规定。
本文由授权转载
(图:shutterstock,仅示意 / 责任编辑:Ting;内容纯属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谨慎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