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什麽时候开始认识金钱的吗?我最早对金钱的印象是还没念幼稚园时,爸妈送我一个猪公扑满,偶尔给我铜板,让我「养猪公」。一开始见到猪公扑满的新鲜感,还有投铜板进去的奇妙体验,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呢!
我自己没生小孩,但我妹妹有 3 个孩子,这 3 位外甥分别就读国小一、二年级的时候(是的,共 3 个,其中有一对双胞胎),舅舅我身为理财作家,便开始对他们实施理财教育。
一、从铜板开始认识金钱
许多家长都说儿童没有金钱观念,那是因为你连钱都没让他摸,他根本没有机会认识金钱、使用金钱呀!你可以偶尔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并且给他一个容器收纳,例如糖果饼乾的纸盒或铁盒都可,让他觉得「这是专属於我的钱」,这能够提升孩子对金钱的兴趣。我采用的方法是,送给每人一个「硬币收纳盒」,让孩子认识 1 元到 50 元的铜板,详见下图 1:
图1. 硬币收纳盒(史努比积木是另外拿来装饰用,并非附赠的)
图片来源:效率理财王
这种零钱盒的优点在於,
- 1 元、5 元、10 元、50 元 4 种铜板都有符合各自的空间,能够练习分辨不同的铜板,
- 每一格放满刚好是 10 个,要再多塞进去 1 个都无法,有助於清点数量,
- 而且它有盖子,纸钞折起来放进去也很方便。
我让外甥们从铜板开始认识金钱,并且跟他们的爸妈、外公外婆约定好,不可以因为孩子要求想装满硬币收纳盒就拿一堆零钱让他们疯狂收集。奖赏必须有原则与理由,且每次不超过 50 元。赏罚分明、确实执行,全家族的长辈共同配合,才能达成给孩子健全理财教育的长期目标。
二、练习 3 种数学能力
由於孩子们通常每周末固定回来外婆家玩 1 天,因此我陪他们每周清点 1 次余额,除了学习认识金钱之外,还可以同时练习以下几种数学能力。
1. 数数
(第 1 个字读 3 声,第 2 个字读 4 声),就是从 1 数到 10,从 10 数到 100,从 100 数到 1000。这是分别训练孩子认识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身为成年人的你可能忘了,但对於小一、小二的孩子来说,数数是需要投入相当时间学习与训练的能力。
2. 加法
1 元+ 1 元+ 1 元= 3 元,这很简单。那 1 个 5 元铜板+ 3 个 1 元铜板等於多少呢?对於小小孩来说,这是有难度的,你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上述「数数」的能力,先从「5 元」开始往上数,那就是「5、6、7、8」,答案是 8 元。
3. 凑数
只有几颗铜板你容易一眼辨认出总数,但是当零用钱累积到好几十枚铜板,无法直接用看的,这时候就必须使用更进阶的「凑数」。
- 百元钞票不要重叠,「直的排列」一张一张分别摊开来。铜板呢?50 元、10 元能凑成 100 元的「叠起来」放一堆,代表这一叠等於 100 元,这就叫「凑百」,如下图 2。
- 当不足以凑百了,就用「直的排列」把 10 元铜板一枚一枚摆出来,直到用尽,再把 5 元、1 元铜板「凑十」叠起来放一堆,代表这一叠等於 10 元。
- 剩下不足凑十的,一样「直的排列」一枚一枚摆好。依照凑数摆开来的结果,就如同图 2 所示,一看就知道是「四百三十二元」。
图2.凑百与凑十
图片来源:效率理财王
像这样让小一、小二的孩子练习凑数与进位,他们会非常清楚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分别有多少,对於日後数学的「直式计算」会有很大帮助。这部分要感谢孩子的舅妈(就是我亲爱的太太)担任「数学指导」,她是现任国小教师,担任三到六年级班导师的年资合计十多年,丰富的教学现场经验,让 3 个外甥在学习管理金钱的同时,还能练习数学,超棒的!
三、「换钞」累积成就感
认识金钱的训练实施大约半年後,某一周清点余额时「二宝」持有的百元钞与铜板合计总额来到 500 多元,我突然灵光一闪问他:「你要不要跟我换 1 张 500 元的?」接着,我看到二宝的眼睛亮了!他很快地拿出几张 100 元的钞票,还有几颗 50 元、10 元的铜板,清点好 500 元的金额,然後跟我「换钞」。这位小一孩童的零钱盒中,终於首次拥有 500 元的钞票,人生成就解锁!如下图 3:
图3.成就解锁:拥有 500 元钞票
图片来源:效率理财王
我发现「首次拥有大面额钞票」让孩子很有新鲜感、成就感,这是展开理财教育以来,唯一在我设定的学习目标以外的成果。既然知道他有兴趣,下一个目标,我就是鼓励他存更多钱,来跟我兑换千元钞!
小结》
- 孩子认识金钱的第一步,可以从认识各种铜板开始,家长可以订立各种奖励小额零钱的制度,每次 5 元或 10 元都好,赏罚分明、确实执行,然後给他一个可以存放的容器,例如硬币收纳盒或者饼乾糖果的纸盒、铁盒。
- 定期跟孩子一起练习清点属於他的金钱余额,例如每周 1 次或者每月 1 次,还能顺便练习「数数、加法、凑数」这 3 种数学能力。
- 等孩子的金钱慢慢累积多了之後可以跟他换钞,用铜板与小钞跟你换大钞,拥有大面额钞票的成就感,能够提高孩子存钱的乐趣与动力。
*本文首度发表於「商周财富网」余家荣专栏《爸妈当年送的猪公扑满养成一位理财作家!》
更多好文推荐给你:
- 过年红包到底该怎麽包?给长辈、晚辈该给多少?8 个红包习俗一次都给你!
- 怎麽教孩子存钱?建立正确金钱观:分辨「想要跟需要」一生受用!
- 「小朋友才做选择,我全都要!」月薪4万也能创造现金流,3方法年领50万元!
钱杂志APP上线啦!快下载你的随身理财宝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本文转载自效率理财王,原文於此
(首图:shutterstock,仅为示意/本文内容纯属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谨慎为上)